2014年3月25日 星期二

楊逵的台灣人脊梁(曾健民)

楊逵(網路圖片)
文/曾健民(台灣社會科學研究會)

猛闖政院的青年學生中,有位分配至民進黨姚文智立委辦公室實習的財團法人小英教育基金會實習生魏揚,看了報導才知他是楊逵的曾外孫。在這場景看見魏揚身影,不禁想起楊逵一生的精神。

雖然兒子經常會叛逆父親,孫子也不保證與祖父一樣,但在這個時刻重提楊逵精神,盼參與運動和支援運動的市民,甚至在後面添油加火的政客,平心靜氣重溫這種精神,為台灣今日閉鎖的處境找一點出路。

在台灣爆發慘烈的二二八事件時,楊逵在混亂中沒有被漫天虛假的激情蒙蔽,當時他寫下了〈二二七慘案真因〉,語義深長地說:「我們知道兄弟相鬩之不利,以血洗血之不該」,「這次民眾的義舉,並非要反抗國民政府,也不是要離叛祖國,更不想要做哪一國的殖民地,只是要提奸拿賊而已。」 

在二二八事件後,楊逵致力彌合內外裂痕,堅持省內外同胞的民族團結。帶領一批年輕人下鄉教導「用腳寫作」的文學,並積極建設台灣新文學,在「橋副刊論戰」中他寫了〈台灣文學問答〉,主張:「台灣是中國的一省,台灣不能切離中國」,他敏銳認識到當時美國日本借著「託管」、「獨立」陰謀,要把台灣從中國分離出去,在台灣文學領域中他抨擊:「如其台灣的託管派、美國派得樹其幟,而產生他們的文學」才是「奴才文學」,他們「雖有主子的支持鼓勵而得天獨厚」,也不得人心。

1949年初,國共內戰波及台灣,楊逵發表〈和平宣言〉,再度警覺到外力介入的「獨立」、「託管」,第一條便要求:「請社會各方面一致協力消滅所謂獨立以及託管的一切企圖,避免類似二二八事件的重演。」並呼籲從速「政府還政於民」、「遵照國父遺教,由下而上實施地方自治」。楊逵後來因此下獄,刑期比日據時期幾次加起來的時間還要長。


贊成透過民主的統一

1982年也是楊逵過世前幾年,他第一次到美國參加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坊,同時接受了在美各派團體的訪問,有一採訪中他提到有台獨團體回他說「如不認同『台灣民族』,就不是台灣人」,楊逵說:「照你的說法,我就不是台灣人了」。他說:「如果我不是台灣人,那還有誰是台灣人呢?」

這些堅持「台灣民族」的勢力,今天又化身夜闖政院青年學生身上高舉的「台灣魂」,令人感嘆,楊逵反對的幽魂又在新新一代青年學子身上纏繞。楊逵的精神才是真正台灣人的精神,延續楊逵的精神,台灣人才有向前走的道路。

從楊逵曾外孫夜闖行政院的身影,思及這朵壓不扁的玫瑰花,藉貴報一角向今天的青年介紹魏揚這位曾外祖父的理想與奮鬥。

(本文經作者同意轉載自《中國時報》,2014年3月25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