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9日 星期三

「反服貿,反自由貿易」?別再混淆不清了(許育嘉)

文/許育嘉

由團結工聯等17個團體提出的〈工會及工運團體支持「反服貿、反自由貿易」共同聲明〉一文(以下簡稱〈共同聲明〉),以及全關連〈關於「建議勞權會退出五一平台」的備忘錄〉一文(以下簡稱〈備忘錄〉),皆不斷誤讀勞權會〈工會團體呼籲「儘快結束立院失序、早日落實服貿協議」十點聲明〉(以下簡稱〈十點聲明〉)中「涓滴效應」的意見。關於馬政府提出的「涓滴效應」,勞權會〈十點聲明〉中強調「成效有限」、「為何工人無法獲得應有的勞動成果」,並提出雖顯粗略但卻具體的階段性工人運動方案。本文不想浪費唇舌在這種誤讀的反駁上面,只想針對「服貿」和「自由貿易」的異同跟關心工人運動的朋友進行理性的、非誤讀的討論。

包含〈共同聲明〉和〈備忘錄〉兩份文件在內,一再強調「反服貿協定」必須放在「反自由貿易協定」的架構來進行,也就是說,兩份文件都把「服貿協定」視為某種「自由貿易協定」。所以,為了維護工人的利益,必須反對包括服貿協定在內的一切自由貿易協定。〈備忘錄〉甚至還以此指控勞權會「在反服貿、反自由貿易協定議題上搖擺不定」,「未從工人階級立場出發」。事實上,這樣的指控要成立,首先要被指明或辨別的是「兩岸服貿協定」和所謂的「自由貿易協定」之間在哪個面向上具有共同性,而兩者之間是否也存在差異性?不過可惜的是,無論是〈共同聲明〉,還是〈備忘錄〉中都沒有明確的為我們辨明兩者的異同,對兩者的關係更是含糊其辭,讓人誤以為是同一回事。

全關連在〈備忘錄〉中曾提到五一平台會議中的一個細節,即勞權會曾經試圖提出以「反新自由主義」代替「反自由貿易」,本來是藉此釐清「服貿」和「自由貿易」異同的契機,可惜這個在現實生活中具體可感,且深深影響著台灣的新自由主義全球化進程,卻被說成「抽象」的概念而遭到否棄。以美國為首的新自由主義全球化下,台灣被迫開放農產品進口衝擊小農經濟;台幣被迫對美元升值造成產業外移,藍領勞動者的就業受到排擠;被迫移動的兩百多萬台商、台幹的境外消費,影響零售流通業店家老闆的生計。這是台灣經濟停滯二十年的主要原因,而一切的後果則都落在小農、小商品生產者和受僱勞動者家庭身上。所以,據我所知勞權會向來都是反對以抹除一切地緣政治關係,以服務於美元霸權體系,在新自由主義全球化下的自由貿易安排。

那麼,我們該怎麼看待兩岸服貿協定呢?首先,兩岸服貿協定是ECFA架構下的一環,所以「服貿」不能孤立地考察它的利弊得失,而是要把包含「服貿」在內的「貨物貿易協定」、「投資保障協定」和「租稅協定」當作一個整體來考察。其次,ECFA是台灣進入東亞區域一體化進程的重要突破口,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多元多極的互利機制和地緣政治的格局,以及由此醞釀的區域結算貨幣,都是抑制或對抗新自由主義全球化的可能選項。因此,兩岸服貿協定雖然是「自由貿易」,但卻與新自由主義全球化下的「自由貿易」有著完全不相同,甚至是對抗性的內涵。

以「反服貿,反自由貿易」為號召的工人運動,背後存在著反對一切「自由貿易」的企圖,而不對「自由貿易」進行必要的性質區分。顯然我們並不處於世界革命的高潮,工人運動也還沒有力量推翻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所安排的世界貿易體系,相反的我們正處於全球工人運動退潮,台灣產業外移導致大量工人退出勞動現場的處境。這種高蹈而看似激進一反到底的訴求,只能召喚貿易保護主義的幽靈,而以台灣過小的市場規模,對外貿易依存度大的特性來看,貿易保護就意味著與世界經濟脫鉤,與東亞分工斷裂,其結果是更多工人被排斥在勞動現場之外,成為失業工人。若工人運動的策略是製造更多勞動現場之外的失業工人,而不是讓更多工人進入組織化的勞動現場,不是讓更多工人掌握著社會的主要生產力。那麼,談「工人團結權」、談「自為的工人階級」就都是空中樓閣。

最後,我認為服貿問題不是「反服貿」或「挺服貿」截然二分的問題,在「反」與「挺」中間存在著灰色地帶也要被指明。「服務貿易」既然是「自由貿易」,就像所有的貿易協定一樣都是為了讓具有較高流動性的資本、商品和技術首先受益,那些相對缺乏流動性的小農、小商品生產者和勞動力,則可能未享受好處,甚至會間接受害。所以勞權會〈十點聲明〉中便提出「為了公平地分配經濟生產的所得」,工人運動應該做的事情。也就是說,那些想要藉由「反服貿,反自由貿易」來維護工人利益的主張,其實是看錯了醫生,給錯了藥方。貿易保護主義維護不了工人利益,因為那既不是台灣的現實,也不符合工人的利益;甚至,這種不分青紅皂白將「自由貿易」反對到底的口號,就像是被普魯東的工人砸毀的機器,只是工運思想貧困下的產物。同時,也為台灣自身工人運動的失敗找到便宜的脫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